• 返回顶部

“数据二十条”重磅发布!IDP.国际大数据交易产业园推动高质量数据交易流通

2022年12月21日



    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下称《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大方面,提出“数据二十条”政策举措。

1.jpg

    《意见》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作为国内大数据交易产业园模式的先行者,IDP.国际大数据交易产业园迎来政策利好,未来将持续赋能产业链上下游,推动数据交易流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让高质量数据“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数据二十条”出台:激活数据要素,做强数字经济

    《意见》指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提出相关意见。

    《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要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推进实施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机制,推动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个人信息数据确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各参与方合法权益保护制度。

    二是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要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与监管规则体系,统筹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构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跨境流通机制。

    三是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要健全数据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中的引导调节作用。

    四是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要创新政府数据治理机制,压实企业的数据治理责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作用。

    产业园赋能上下游链条,推动高质量数据交易流通

    此次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层面意见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随着数据要素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升,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将成为建设热潮。作为国内大数据交易产业园模式的先行者,IDP.国际大数据交易产业园对接政府、资本、机构与数据产业链上下游,承载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数据交易与流通,探索了成熟的产业园模式,为大数据流通上下游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

2.png


    2021年3月,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并入驻IDP.国际大数据交易产业园。这是国内首家基于“数据可用不可见,用途可控可计量”新型交易范式的数据交易所,是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六大标杆工程之一。 

    IDP.国际大数据交易产业园以大数据交易平台为核心,加速延伸大数据上中下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通过空间载体、基础服务、市场推广、金融服务、数字服务、产学研用、生态链接、其他服务八大服务体系赋能,构建数据交易产业链协作网络,形成数字经济服务体系。

    园区打造了“前店后厂”的产业模式,园区内建造了符合国家高级别A级增强建设标准及金融行业认证标准的数据中心——三里屯首都金融算力中心,满足数据交易算力的底层支持。依托于自建的算力中心,可提供比传统架构高出多倍的计算性能,既能够实现高精密度计算处理,又能够结合AI和大数据应用,促进北数所基于区块链首创的“数字交易合约”新模式,拓展涵盖数据、算法、算力的组合交易方式,推动数字交易流通,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算力智能化。 

3.png

    园区具备和算力中心同层配套办公环境,能够实现数据和办公协同管理,提升数据安全性、运维及时性和客户的参观体验,同时拥有高规格会议厅、科技展厅、餐饮、健身、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资源加持。目前,大数据交易产业链上下游、AI、元宇宙等各类企业已纷纷入驻园区,加速形成大数据、AI产业链集群,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未来,数据的流通将变得像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一样规范和通畅,更深层次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IDP.国际大数据交易产业园将夯实数据要素基础设施,保障数据算力的底层支持,形成“数据”和“算力”相结合的数据产业生态体系,通过产业孵化、产业加速、产业链整合,持续推动高质量数据交易流通!


提交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