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IDC即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IDC机房
用于存放服务器的地方是实体服务器的集团。这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兴起的服务器管理、租赁、运输、网络回访服务的业务。通过IDC服务,企业和政府机关不需要建立自己的专用机房,铺设昂贵的通信线路,也不需要聘请互联网技术人员,可以解决互联网应用的诸多专业需求。一般来说,就是机房+服务模式。
二、云(Cloud)云计算平台的统称
云计算平台分为以数据存储为主的存储型云平台、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型云平台、兼顾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的综合型云计算平台三种。
IDC室内有数万台固定容量的实体服务器,在群体实体服务器中虚拟多个类似独立服务器的部分,群体中每个实体服务器都有虚拟独立服务器的镜像,这些相同镜像组成的虚拟服务器称为云服务器,也称为云主机。
从存储的角度来看,云服务器类似于强化版的双机热备,如果双机热备是硬件角度的备份,云服务器是虚拟技术的多机备份。并且该备份是动态同时进行的,多个同一系统同时进行的,与平行时空同时进行的,与平行时空的不干扰不同,因为它们之间有交流,多个主机同时进行的不仅仅是备份,还可以分担。
因此计算云计算是基于IDC的上层建筑。
一台服务器,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资源处理能力,或者运算能力有限,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在进行大量的运算的时候,要占用系统的大量资源,系统的其他流程处理慢,服务器很辛苦,这个时候有两种选择。一是升级服务器的性能,如升级CPU、升级内存等,二是分开计算资源的部分,配置在专门进行该服务的服务器上,不占用原服务器上其他过程的资源。例如,数据库有专门的云数据库服务、静态网页和图像存储专门的服务器。
这是云平台整合资源的意义,在硬件服务器相关功能的基础上,以软件服务的形式展现基础设施服务。
三、CDN:内容分发网络或内容交付网络
CDN形象的说法类似于京东的物流模式,在全国各地建立物流点(缓存服务器),从京东购买货物时(用户资源要求),京东会根据用户的接收地址(CDN进行用户域名分析)找到最近或最快的物流点进行配送(将接入用户连接到最近的缓存服务器进行资源传输)。
尽可能地避免因特网上那些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和连接,使内容传输更加快速、稳定。将节点服务器置于网络的各个位置,形成在现有因特网上的一层智能虚拟网络,CDN系统可以根据网络流量和各节点的连接情况、负载状况、距离、响应时间等实时信息,将用户请求重新引导到离用户最近的服务节点。
具体理解,我们先来看一下平时的上网基本原理: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域名www.****.com之后,计算机将向本地DNS发送解析请求(在本地缓存中优先检索相应的域名对应的IP地址,如果没有,将再次向上一级DNS,直到根DNS)。当地DNS又把指令上传到网络主DNS,给予解析的目标IP,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建立连接,打开网页。若要加入CDN服务,程序上要复杂一些,在DNS过程中,上层请求如果要加入CDN服务,那么上面的请求将给出一个cname地址(即CDN系统中的一个花名),如www.***.icloud.com,然后向CDN领域的DNS请求域名解析,然后通过分析给出最近节点的IP(如上图),用户位置在深圳,然后向CDN领域的DNS请求域名解析,然后分析给出最近节点的IP(如上图,用户位置在深圳,给出一个离他最近的深圳节点)。但是总的说来,上述过程都是一个翻译的过程,你所说的电脑听不懂,需要翻译到电脑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交流,然后完成你的请求。
DNS:域名系统,域名系统。在互联网上,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作为域名和IP地址,可以让用户更容易地访问互联网,而不必记住可以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根据主机名,最终得到与主机名相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称为域名解析(或主机名解析)。上述在Internet服务器端所进行的处理都在IDC机房。
这里,我们大致可以梳理一下IDC或云平台的基础组网模式,即以IDC为基础,以服务器为基础,以IDC为基础,对其进行升级,然后在IDC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在服务器功能上添加更多的综合服务;CDN是一种基于IDC或云平台的组网模式,通过缓存服务器分布于各地的缓存服务器,以实现资源的快速访问。
CDN是一个整体系统,由分布式存储、负载平衡、网络请求重定向和内容管理4大要素组成,而内容管理和全球网络流量管理则是CDN的核心。CDN可以根据用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来判断,确保内容能以极其高效的方式服务于用户的请求。可以使用CDN服务来确保静态内容的快速、可靠分布,这些内容可以缓存,最适合在网速庞大的网络中存储和分发,这样就能把主干网络通道空出来给必须实时传输的动态内容,比如网络直播,降低时延。
总结:
IDC是基础网络资源,而云计算整合、优化了基础网络资源,令其更易用、更灵活。
CDN则是加速器。
云计算和CDN都是以IDC为基础的服务,而三者分属不同行业领域。